中国置业投资(00736.hk)按“40并1”股份合并1月8日生效
视频 | 泪目!这个95后母亲留下一句“妈妈要去救人”却再也没回来……
1.一架波音737迫降华盛顿 机舱"汽油味"引发乘客不适
2.美国化工厂异丁烯爆燃黑烟冲天 已致1死2伤
3.端午节,当传统文化遇到爱国情怀
4.对华合作的机遇不能错失!欧洲"向东看"理所应当
5.过于激进!迈科期货再出违规问题 创新是把"双刃剑"
6.【扫黑除恶】昆明市高速公路成重点排查整治对象
菲律宾南部6.9级地震死亡人数升至11人????根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12月18日晚6时发布的消息,15日在菲律宾发生的6.9级地震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1人,另有111人受伤,仍有1人失踪。截至18日下午4时,总共录得826次余震。共计有172所学校在地震中受损。(央视记者 黄铮铮)
原标题: 四川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13个人靠一盒剩饭保住命 宜宾珙县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发生后,13名失踪矿工的生死一直牵动着人心,救援也一刻没有停歇。 12月18日凌晨2点57分,井下救援人员向地面指挥部传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听到敲击水管的声音,井下还有生还者! 凌晨3时许,一个更大的消息传来:一名井下被困人员涉水走出来与救援队伍汇合,并报告其他12个人全部都还活着! 救人!加快进度救人! 18日凌晨5点55分,被困矿工开始陆续分批升井:2人,4人,6人,8人,10人,12人……至早晨7点55分,当冬日的天边刚露出光亮的时候,第七批最后一名矿工成功升井。 整整88小时的艰难时光,13名被困矿工一个都没有少,现场响起了掌声。 紧急救援 13支专业救援队伍集结 矿用侦测机器人下井探路 12月14日15时26分,川煤集团芙蓉公司杉木树煤矿n4 260m边界运输石门区域发生透水事故,透水威胁到n26采区,导致该采区部分区域通讯中断、人员定位系统失效。 该矿早班入井人数347人,截至当天21时30分,329人安全出井,经初步排查,4人遇难,14人失联。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作出部署,省委书记彭清华要求组织专业力量科学施策,抓紧时间全力搜救被困失联人员,省长尹力连夜赶赴一线指挥救援工作,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监局局长黄玉治亲临现场指导救援。 11支救援队伍紧急赶赴现场,和杉木树煤矿职工组成的救援队伍近两百人连夜展开救援。随后,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松藻矿山救护大队也加入了救援工作。截至16日,专业救援队伍增至13支、共251人。 16日16点,“12·14”透水事故救援现场指挥部发布信息:已确认遇难人数增至5人,还有13人被困。 救援争分夺秒,在排水救援作业中,杉木树煤矿救援现场还来了三个“小家伙”——哈工大矿用侦测机器人。它们下到矿洞探测瓦斯和水温,为救援人员进洞探路。 经过救援人员多方努力,与时间赛跑,至12月17日上午8点43分,透水事故区域水位已降至124.93米,满足128米的入井救援条件。中午12点40分许,第一批救援队伍以及6名医护人员下井。晚9点30分许,第二批救援队伍近50名队员下井。 喜讯天降 敲击水管突然听到回声 救命纸条证实“全部活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井下被困人员已经超过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他们是否还活着?在指挥部和煤矿总部等待的家属、媒体记者以及通过网络关注“12·14”透水事故的亿万网友,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12月18日凌晨近3点,正在排水的救援人员听到一个令人惊喜的声音:“我们在排水的过程中一直在敲击管子。2点半左右,我们敲击管子之后,突然听到了回声。” “当当当……”当救援人员再次敲击了13下管子之后,听到里面也传来13下敲击声。“这个默契的‘暗号’意味着,13个人可能都还活着!”坑道里的救援人员相拥而泣,随即加快了排水进程。 更加确凿的消息,是通过一张裹在细塑料管里的“救命纸条”传来的:从坑道积水飘出来的这张被浸湿了的纸条上,模模糊糊地写着“不上水,没有,上,有”。救援人员推测,被困的13名矿工不仅还活着,而且全部在一起;他们能向外传递求救纸条,说明神志清醒。 更令人意外惊喜的是,昏暗中,一名被困者趟水慢慢向救援人员靠过来。 “我们都很惊讶,他一看就是矿工,看起来非常疲惫,几乎不能说话了。”参与救援的内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队支队长邓斌说。 救援人员快速上前,对趟水出来的矿工进行基本救护,并从他口中获悉,其余12名被困者全部活着! “12·14”透水事故救援现场总指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芙蓉队常务副大队长苟忠事后说:获悉13名被困矿工“全部活着”的喜讯后,指挥部立即加快了救援进展部署,并立即安排到场的所有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分批次配合,组成救援升井小组。在井内水量降至升井条件后,分批次将被困矿工陆续升井。 生命奇迹 获救矿工被送医治疗 13个人靠一盒剩饭保住命 12月18日上午9点,宜宾珙县飘着细雨,天气微冷,但陈巧、陈朝琼等被困矿工的家属心里却是异常温暖,她们捧着鲜花来到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期望第一时间看到获救的刘贵华。 刘贵华是陈朝琼的丈夫、陈巧的姐夫,也是杉木树煤矿被困13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已经56岁。他就是那位涉水自行走出来的第一个被困人员。“他走出来后,告诉外面的救援人员里面的人都还活着!”陈巧说,这是下去救援的队员告诉她和陈朝琼的。 “14日晚上7点左右得到这个消息,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陈朝琼说,接下来的几天,漫长的等待特别让人煎熬。 “从得到消息到今天,我们都陪着姐姐,几乎没有合过眼!”陈巧说,现在终于松了口气。陈巧脸上虽难掩疲倦,却如释重负。 据介绍,刘贵华已在井下工作了36年,目前仍坚持在一线工作。陈巧说,姐夫是个老实人,心里素质很好,工作经验很丰富。平常聊天的时候,他还曾说起自己参加过煤矿事故救援工作。“好人总有好报!”陈巧感叹道。 18日下午,杉木树煤矿矿工张科夫的妻子李秀琼,守在珙县中医医院icu病房门外,等待在第一时间见到死里逃生的丈夫。 18日凌晨,当被困人员全部活着的消息确认后,救援指挥部一一通知了被困人员的家属,“张科夫的家属,你放心,他们13个人全部都活着的。”李秀琼回想起接到电话的那一刻,颇为感慨:“这是这几天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我一直到现在都没睡,等他醒来。” 年近45岁的张科夫,已经在杉木树煤矿工作了20多年,是家里的顶梁柱,两个孩子的父亲。据李秀琼介绍,被困的五天四夜里,丈夫他们13个人靠一盒剩饭维持了生命。 截至18日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发稿时,13名被救矿工被送往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珙县人民医院、珙县中医医院进行救治。 据了解,宜宾市卫健委已组织市、县重症医学、营养、心理疏导等专家抵达三所收治伤员的医院,正开展全面评估工作。华西医院的专家组也将赶赴这里巡诊支援。据悉,所有被救矿工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据参与救援的宜宾矿山急救医院院长易思章介绍,所有伤员精神平稳,能说话,出院时间待评估。 新闻链接 省委省政府发慰问电向救援人员表达敬意 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被困13名矿工全部成功获救后,四川省委省政府给现场救援指挥部发去慰问电,对救援工作作出高度评价:“全体救援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克服井下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供电、排水、通风等系统遭到破坏,涌水量大、井下多数巷道被淹没等困难,艰苦奋战80余小时,成功救出13名井下被困人员。在此,谨向此次事故的遇难人员表示沉痛哀悼,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向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的全体救援人员表示诚挚慰问并致以崇高敬意!” 最新进展 “12·14”较大事故调查组成立 目前,由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应急管理厅、宜宾市等有关部门同志组成的杉木树煤矿“12·14”较大事故调查组已成立,调查组同时邀请四川省纪委监委参与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表示,将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彻底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立/即/评 感恩每一束守候的光亮 水落人出,奇迹乃现。数日的营救之后,生命通道终于打开。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13名被困人员被确认生还,并全部升井救出。 我们一直在守候,我们一直在祈祷。从“事故区域水位下降”开始转折,救援曙光初现。这之后,“希望”兑现,奇迹上演。 光亮穿透幽暗的矿道,一切殊为不易。连日来,训练有素的救援力量,迅速汇聚而来;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的协调联动,凝成合力。如果说,对生命的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笃定的信仰。那么,有条不紊、专业规范的应急机制和救援方案,则是一种更为踏实的保障……做好每一个正确的决策,抓住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这之后危势逆转。所幸,我们做到了。 逼近奇迹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奇迹,而是水到渠成的努力。矿难救援,从来都是无比艰难、无比复杂的课题。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框架和技术手段,正越发成为可以仰赖的力量。最新有关杉木树煤矿被困人员的救援,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现代社会矿难救援的标准方案……千米钻机、大型潜水泵、侦测机器人,除了这些强悍工具的保障,我们还看到,相关团队对事故现场情况的理性研判,对派员下井时机的精准选择,对多工种协作的有序调度。凡此种种,真正做到了“不犯错误”,并积小胜为大胜,而后期盼的结果,最终成真。 感恩每一束守候的光亮,这每一束光亮,驱走了矿井内的黑暗。13名被困者获救,无数颗悬着的心,也可以稍稍放下。今后的日子里,愿我们也总能以毅力、能力和努力,来制造奇迹。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刘晓晶12月18日报道:今天上午,程十发美术馆建成开馆,美术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见证历经三年筹备和建设的“美育殿堂”。展厅正中间程十发的巨幅海报“笑脸盈盈”,给冬日增添了不少阳光。涵盖四大展览的“程十发艺术系列大展”同时呈现,19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 新馆风格“小河淌水”与“大气庄重”并存 作为“十三五”时期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以程十发这位海派艺术大师之名命名的这座美术馆,坐落于虹桥路伊犁路路口,规划用地面积86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总建筑高度28.45米。远远望去,程十发美术馆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黑白相间的外观,又恰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凸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走进展厅最大的感受是高且亮,直通3楼的天窗、错落有致的楼梯,这间美术馆看起来就像巨大的“装置艺术”。程十发美术馆外观就像“集装箱”堆叠 “集装箱”式的美术馆是怎么拔地而起的?担任程十发美术馆总设计师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陈剑秋告诉记者,美术馆建筑外形紧扣“叠院—拾径”的设计构思,用石材、玻璃叠加的虚实体块来表现错落有致的韵味。“一方面,我们考虑的是美术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融。美术馆旁边有soho等商业空间,对面有虹桥绿地,最终我们选择了这样一种形式感较强、富于张力的外形。馆内二三楼则以超高落地窗的设计,将虹桥绿地的风景纳入。另一方面,我们考虑的是美术馆与中式文化、江南文化调性上的一致。例如,建筑外立面的黑白两种颜色,正是传统国画的颜色,也是粉墙黛瓦江南建筑的颜色。馆外的’小河淌水’,既是对程十发精神的呼应,也是对江南水乡的呼应。”展厅中间是巨幅程十发照片 美术馆门前沿建筑外立面特意设计的一汪水池,就藏着对于艺术大师的致敬。这汪水池的外围有着一圈下沉式的小溪,小河淌水,溪流环绕。“小河淌水”,可以说正是程十发的一大艺术密码。在多次远赴云南采风过程中,程十发找到了适合自己表现的领域及相关手法。云南题材最终成就了程十发最具辨识度的艺术创作风貌,单单名为《小河淌水》的画作他就创作过多幅。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美术馆馆长施大畏在开幕时提到,虽然《小河淌水》是程十发喜爱的风格,但他却不是小桥流水的艺术家,他是大气的、充满智慧的,他在上海这个城市当中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所以说我们提出新馆必须是大气庄重,与这座城市相融合的一个堂堂正正的美术馆。”新建程十发美术馆实则是建立一个交流平台,这里不仅收藏展示程十发美术作品,还将策划很多临展,展示海派绘画、中国绘画的魅力,把南北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国画发展思路,同时在这个平台上与世界对话,施大畏说。 以程十发命名的美术馆里不仅有“程十发” 展览分布在一楼到三楼的四个不同展厅。一楼有着敞亮挑高层的一号展厅,全面展示了程十发书画艺术成就的“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作品、文献”。这个展览展出的78件作品,可以说集齐了程十发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歌唱祖国的春天》《我们的朋友和同志遍于全世界》《丽人行》《赶集》《云南瑞丽江边欢乐景象》《衣被天下之愿望》……皆有展出。观众在展厅参观 二号展厅是“星光璀璨——程十发和画师们艺术文献展”,以上海中国画院众多画师的代表作和文献,连缀出灿烂的海派艺术家星河。吴湖帆、刘海粟、贺天健、陆俨少、来楚生、唐云、丰子恺、吴青霞、江寒汀、朱屺瞻……这一串名字可谓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半壁江山。程十发手写的捐赠信 三号展厅“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捐赠作品”从程十发珍藏且无偿捐赠给国家的百余件历代书画作品中精选出了40余件。元代王蒙的《修竹远山图》、明代唐寅的《红桥看花图》、清代罗聘的《驴背钟馗图》……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书画的精华,其实也是程十发研习艺术的参考资料。 四号展厅中,“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呈现与程十发同为海派美术名家的林风眠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这是难得一见的林风眠特展,共汇集林风眠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40幅作品。围绕单个海派美术名家的特展今后将持续推出。展厅内 对于这座美术馆的定位,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已有两座以程十发名字命名的艺术场馆。位于上海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是程十发家乡的场馆,带有纪念馆性质,而程十发美术馆则是以程十发命名的美术馆,“我们不仅是展示程十发的作品、文献,将来也会展别的东西。这个馆有上海中国画院作为依托,画院优质的资源也是这个馆的资源。这次拿了林风眠的作品展出,画院还有很多好作品,将来会不定期地推出其他画师的作品。一楼、二楼的展馆我们会面向社会开放,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
东方网记者曹磊、通讯员杨亚中12月18日报道:今天上午,第四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于三亚开幕。论坛上,中国银联正式加入由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发起的“中华拓荒人”计划,并宣布将于12月23日启动“一块造福中国”公益活动。 加入“中华拓荒人”计划后,中国银联首批认领1000亩盐碱地,并将产出的所有海水稻米投入到“一块造福中国”的公益活动中。活动期间,用户只需在云闪付商城支付一块钱,即可获得一份“海水稻福米”。 同时这一块钱也将被全额捐出,用于支持海水稻研究事业。目前,云闪付app用户数已突破2.2亿,使用场景覆盖公交地铁、商超便利、医疗、校园等线上线下民生场景。凭借数亿用户基数、广泛使用场景,云闪付app将呼吁更多人士关注海水稻研究事业。 袁隆平院士在现场表示,和中国银联合作能让更多人了解海水稻,会继续以拓荒人的精神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奉献力量。海水稻种植可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缓解我国耕地紧张的现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拓荒人”计划始于2018年5月,旨在践行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拓荒人精神,薪火相传”的号召,携手社会各界组织及个人共同参与盐碱地改良,守卫粮食安全。在此计划下,袁隆平院士将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在8-10年内推动改造1亿亩盐碱地。 据悉,加入“中华拓荒人”计划,是中国银联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贯彻“付出必有回报”企业理念的又一举措。2019年以来,通过“诗歌pos机”“十万个鸡蛋的梦想”等公益活动,中国银联为山区儿童、留守儿童送去餐食补助、远程艺术支教课程。同时,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中国银联通过扎实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县域农村市场,不断加快偏远地区支付环境建设,为更多消费者送去安全、快捷、高效的移动支付服务,切实践行普惠金融。
1、g7峰会在即 特朗普与盟友分歧或致首脑宣言取消发表
2、广东省4月28日起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3、恒指收跌0.83% 贵金属等板块逆市上涨
4、英国大选后两党首次交锋 首相调侃:议会"大有改善"
5、两家新外资控股券商均确定在沪注册落地
6、国都香港:恒指收四个半月高位 市场气氛偏好....